前言
总体感觉测量平差这门课还是不是很容易,需要比较深刻的理解概念还要会相关的推导,比如 <font>
精密度 精确度
准确度
粗值
观测值
平差值
等。
主体内容就是间接平差,条件平差。在这两者基础之上,间接平差参数选择比较多,就出现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。如果条件平差又有参数,就称作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。然后是误差椭圆,分析误差分布规律的,哪里误差大,哪里误差小。最后为了评定平差结果或者精度的好坏,又有一部分参数检验和假设检验的内容,不过基本都是概率论的内容,比如U检验,T检验等,所以还是需要熟悉一些参数的构造。
第一章
观测误差的分类及其处理
给出误差分类的表达式,粗差、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定义。
- 系统误差: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,如果误差在大小、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,或者在观测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变化,或者为某一常数,那么,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。简言之,符合函数规律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。
- 偶然误差: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,如果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,即从单个误差看,该列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,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,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,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。简言之,符合统计规律的误差称为偶然误差。
误差来源:来源于测量仪器,观测者,外界条件
精度,准确度,精确度
误差传播定律和协因数传播定律
这部分其实很简单,就是将需要计算方差的量与已知协因数阵的量建立联系,然后根据公式求
这个公式如果看不懂就没救了,赶紧复习吧。
定权
水准
同精度观测值的算数平均数的精度??自己想想
常见的数学模型
- 间接平差:将观测值的改正数用参数表示出来;方程总数:n;参数个数u=t;自由度f=r=n-t;
- 条件平差: 根据已知图形的客观条件进行列些方程式;方程总数:r;参数个数u=0;自由度f=r=n-t;
- 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: 以条件方程为主,结合相应选择的参数1进行列写方程;方程总数:r+u;参数个数u<t;自由度f=r=n-t;
- 附有条件的参数平差:以选择的参数为主,客观条件为辅进行列些方程;方程总数:n+s;参数个数u>t;自由度f=r=n-t;s=u-t;
最小二乘原理
代数角度
(其中,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向量);
概率角度:结合正态分布的最大似然估计进行求解
条件平差原理
由于观测值个数多于必要观测数,产生了多余观测,因此会有额外的条件进行列立方程式。方程式个数即为多余观测数,r=n-t。
条件方程列立
水准网
有已知水准点的水准网中,必要观测数为未知点数;在没有已知水准点的水准网中,必要观测数为全部网点数减1。
测角网
基本条件:图形条件,圆周条件,极条件(固定角条件,固定边条件);
- 图形条件:内角和的条件,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°等。
- 圆周条件:又称水平条件,即围绕一中心点的各角之和为360°。
- 极条件:从一已知边出发,经过不同路径到达另一已知边,理论上结果应该相同。
测边网
应用场景有大地四边形,中点多边形等;
具体方法:角度闭合法,即由测得的边长结合三角形的正余弦条件,推算出角度与边长的关系,进而求得角度改正数与边长改正数的联系,得到角度改正数方程:
导线网
对于单一附和导线,要测定一个未知点坐标,必须要测得一条导线边和一个水平角,则若有n-1个未知点,必要观测数t=2(n-1);总观测值数为n条边长和n+1个水平角共2n+1个,则多余观测恒为3个,故单一附和导线中只有3个条件方程。
精度评定
闭合差的协因数阵?联系向量的协因数阵,改正数的协因数阵,观测值的平差值的谐因数阵,都记得吗?
间接平差原理
点击确定n,t,u。根据集合关系,列出
勇最小二乘原理求解
间接平差的重要公式
这些公式记得吗?
间接平差重点知识
1:间接平差的计算步骤
2:测方向的三角网模型
3:测角网的函数模型(尤其是反正切的线性化)
4:测边网的函数模型(根号的正向化)
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
模型
法方程
解
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
函数模型
法方程
联系向量
误差椭圆
误差椭圆的三个参数:长半轴,短半轴,长半轴或者短半轴的方向
点位误差曲线:以极大值方向与极小值方向的交点为极点,极大值方向为极轴,以坐标北为起算的角为极角变量,相应方向的中误差为极径变量。最后形成一个封闭曲线
点位方差计算公式
任意方向的位差公式
极大值E,极小值F的判断方法
重要的计算公式